央广视频 > 看广播

甘肃省张掖市:“倒逼”出来的节水型社会

2013-05-27 16:20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张掖5月20日消息(记者 孟永辉 张磊 郝强 焦健 岳菲菲) 守着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甘肃省张掖市却成为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问及原因,当地的干部群众的观点高度一致:那都是逼出来的!

    黑河发端于祁连山脉,每年来水量超过十亿立方米。上世纪中叶,随着黑河中上游人口日益增加,以及对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利用,黑河下游生态持续恶化,荒漠化日趋严重。干涸的居延海和萎缩的额济纳绿洲成为影响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发源地。为此,2000年国务院做出“黑河跨省 际分水”的重要决策,以改善黑河下游的生态环境。

    具体内容就是:当上游来水达到15.8亿立方米时,张掖市就要给下游分水9.5亿立方米,相当于60万亩耕地的用水量。这对张掖市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个农业大市,面对黑河分水的铁令,要想减少用水总量,必须在调整种植结构,推广高效节水技术上做足文章。我们来到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采访时看到,田间地头都种上了节水作物制种玉米,一根根黑色的塑料软管就隐藏在塑料薄膜下面,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就是膜下滴 灌的节水技术。

    当地群众还告诉记者,这种技术可以让一亩地比原来大水漫灌要节水500-600立方,而产值还比原来提高一千多元:“如今大家都大量采用这种技术,不愿意再用过去大水漫灌的种植方式了。”

    而整个张掖市则按照明晰水权、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地的原则来配置水资源。全市常规节水面积有250万亩,高效节水面积达68万亩。与此同时,张掖也成为我国三大制种玉米产区之一,再现“金张掖”的富足景象。

    2002年,黑河水到达了干涸十年之久的东居延海;2003年,黑河水到达了干涸43年之久的西居延海,以草地、胡杨林和灌木林为主的绿洲面积增加了40.16平方公里。

    据统计,自2000年实施黑河分水以来,张掖市已连续12年完成了黑河水量调度任务,累计向下游输水120.9亿立方米,占来水总量的57.5%。与此同时,农业用水效益显著提高,单方水产粮由2001年的0.83公斤提高到目前的1.4公斤。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人为的调水造成了黑河流域内新的生态失衡,而补水量不足,地下水位下降,张掖境内黑河两岸的野生胡杨林大面积枯死。在甘州区九龙江林场,场长王向东指着大片枯死的沙枣树痛心的说,林场总面积约为3.8万亩,但由于“守着黑河用不上水”,三成林木都 已经枯死,还有三成处在“濒临枯死”的状态。

    因此,当地呼吁探索建立中游生态区的协调管理与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中游生态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和生态补偿体系,搭建有助于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政府管理平台,并推动建立流域生态保护共建机制。


编辑:王维

央广推荐

热播视频

更多>>